無縫方矩管外匯局:主要發達經濟體宏觀政策轉向對我國的影響將會有限、可控
2021/11/10 7:13:43
來源:www.gkyy120.net
點擊次數:
10月21日,在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跨境資本流動與風險防控”分論壇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宣昌能表示,隨著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的進程加快,風險防控更加有力,“放得開”和“管得住”協同推進。 宣昌能稱,今年以來,外匯局積極推進金融對外開放舉措落地見效,進一步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穩步推進資本項目開放。未來,“放得開”應進一步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向縱深發展。 “在我國從金融大國走向金融強國的過程中,不僅要保持人民幣資產的收益性,更要以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改革提升人民幣資產的流動性和安全性。”宣昌能說。 宣昌能認為,外匯管理能力持續提升和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持續完善,保障“管得住”有基礎。一是完善宏觀審慎管理框架,防止大規模跨境資本流動引發系統性風險。二是改進微觀監管方式,對非法金融活動實施“精準打擊”,實現服務實體經濟、防范風險的雙重目標。三是積極引導市場主體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有效防范跨境融資風險。四是推進大數據、可視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以技術驅動型監管代替傳統監管模式;構建多層次、多維度、全流程的跨境資本流動監測評估體系,統籌推進風險的動態監測、識別、評估。 宣昌能強調,在全球經濟發展緊密相依、金融市場深度聯動的背景下,理解跨境資本流動必須著眼全球。當前,政策轉向將再次使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面臨考驗,美聯儲政策溢出問題再次顯現。隨著改革和高水平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大,韌性不斷增強,預計主要發達經濟體宏觀政策轉向對我國的影響將會有限、可控。 宣昌能認為,立足開放的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應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一是不斷強化國際視野,提高參與國際金融治理的能力,完善我國跨境金融法律體系。二是積極開展雙邊、多邊國際合作,共同防范跨境金融風險。三是深度參與國際金融治理框架改革,呼吁和倡導國際經濟金融政策協調,建立定期高層協商機制,尤其關注主要發達國家的政策溢出問題,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爭取更加公平公正的國際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