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縫方管分析|央行9月等量續做6000億MLF,年內資金面如何走
2021/9/21 7:17:40
來源:www.gkyy120.net
點擊次數:
在全面降準后,央行首次對到期的MLF(中期借貸便利)進行了等量續做。 9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開展600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9月15日MLF到期的續做),中標利率均與前期持平,同日,央行還開展了100億元逆回購操作。 鑒于9月15日有6000億元MLF到期和1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了等量對沖。 對于央行等額續做的原因,國泰君安(18.360, -0.03, -0.16%)固定收益團隊認為有三點,一是超量續做的必要性不強,雖然9月份以來資金利率持續收緊,但貨幣政策盯住的DR007利率平穩,與7-8月中樞一樣維持在2.15%,財政支出提速也會一定程度填補資金缺口;二是降準資金消耗后不支持繼續縮量,7月全面降準釋放1萬億資金,7-8月MLF縮量在情理之中,但目前降準資金基本消耗的差不多了,隔夜資金利率中樞小幅抬升,平量續做更符合央行一以貫之的基調;三是MLF報量需求偏中性,目前1年期同業存單利率仍然低于MLF利率超過20bp,對銀行而言,沒有超額報量MLF的動力。 ”本次操作強化了穩字當頭的取向,貨幣政策收緊概率不大。從四大目標來看,增長方面,地產和出口兩大周期性風險可能在四季度逐步兌現,‘加強跨周期調節’要求貨幣政策穩中偏松。通脹源于供給因素,收緊概率不大,但會對降息等形成制約。金融穩定更多依賴監管政策。“華泰證券(18.090, -0.47, -2.53%)指出。 “近期資金面是在收斂中的,月末還有國慶長假的取現需求,資金面壓力還是在的,等額續作也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一位國有大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 在此之前,面對市場對流動性缺口的擔憂,央行已經派發了定心丸。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上周在國新辦吹風會上表示,年內可能并不存在很大的基礎貨幣缺口。今年以來央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降準、再貸款、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投放基礎貨幣,操作的前瞻性、有效性、精準性提高,保持了流動性合理充裕。今后幾個月流動性供求將保持基本平衡,不會出現大的缺口和大的波動。 中信證券(26.240, -0.24, -0.91%)則認為,綜合考慮現金、財政存款、外匯占款、準備金需求、央行對沖等因素,年內流動性缺口不是很大,但需要關注政府債券發行和財政收支的節奏差、銀行提高防御性流動性需求等因素對資金面的影響。 該機構認為,在未考慮央行對沖操作的情況下,年內幾個月流動性缺口并不小,仍需關注政府債券發行提速與財政集中支出存在節奏差對資金面的影響;MLF層面大概率完全對沖,但其他工具的流動性投放力度如何值得關注;四季度商業銀行或將主動提高超儲率水平進而引發準備金需求,資金面可能受此影響而波動加大。 國泰君安認為,下一階段,無論是繼續降準、還是用其他結構性政策工具投放流動性,央行年內的寬松還是會保持相對克制,更多還是基于維持資金面合理充裕的考量。如果提前耗盡子彈,等到真正需要的時候,難免捉襟見肘,現在的克制,是為經濟下行壓力最大的時候預留子彈,好鋼用在刀刃上。